“无糖的更健康”似乎正在成为更多人认可的观念,因此添加了代糖的无糖饮料越来越容易获得,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愿意为其付账买单。
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关于无糖饮料的健康风险屡上热搜榜,并引发大众讨论:“无糖饮料为何会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?”“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?”
添加了代糖的无糖饮料为何成为健康争议的“靶点”?无糖饮料到底更加健康,还是更加不健康?
从有糖到无糖,中国居民的营养观念变化
广义来说,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,既存在于白糖、红糖等名字带糖的食品中,也存在于馒头、米饭、糕点、水果等常见食物中,所谓有糖饮料或者无糖饮料,一般是看其有无额外的添加糖。
早在1989年,我国就首次发布了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并于1997年、2007年、2016年做了修订,2022年最新发布的指南则是第五个版本。不断更新变化的指南既是对国民的健康饮食建议,也反映了多年来营养学界以及大众对各类营养素的认知变化。
以添加糖为例,2007版,虽然提到“每天足量饮水,合理选择饮料”,但并没有对糖的摄入量提出要求。根据中国网当时卫生部专题发布会的会议实录,专家对此解释:“从膳食结构来讲,我们食糖的摄入量非常少,不像西方吃那么多。” 但在2016版和2022版中,指南均强调“控糖限酒”,并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,每天摄入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
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关于无糖饮料的健康风险屡上热搜榜,并引发大众讨论:“无糖饮料为何会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?”“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?”
添加了代糖的无糖饮料为何成为健康争议的“靶点”?无糖饮料到底更加健康,还是更加不健康?
从有糖到无糖,中国居民的营养观念变化
广义来说,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,既存在于白糖、红糖等名字带糖的食品中,也存在于馒头、米饭、糕点、水果等常见食物中,所谓有糖饮料或者无糖饮料,一般是看其有无额外的添加糖。
早在1989年,我国就首次发布了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并于1997年、2007年、2016年做了修订,2022年最新发布的指南则是第五个版本。不断更新变化的指南既是对国民的健康饮食建议,也反映了多年来营养学界以及大众对各类营养素的认知变化。
以添加糖为例,2007版,虽然提到“每天足量饮水,合理选择饮料”,但并没有对糖的摄入量提出要求。根据中国网当时卫生部专题发布会的会议实录,专家对此解释:“从膳食结构来讲,我们食糖的摄入量非常少,不像西方吃那么多。” 但在2016版和2022版中,指南均强调“控糖限酒”,并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,每天摄入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